NVIDIA 旗艦顯卡 RTX 5080 下週登台開賣!專家列換卡 4 大條件:小心買了跑不動 gigabyte筆電收購

gigabyte筆電收購

gigabyte筆電收購(圖/法新社)

NVIDIA 新一代 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即將登台開賣!根據通路業者欣亞數位表示,首波打頭陣的將是 RTX 5080,預計在新春初二搶先開賣,頂規款 RTX 5090 也有望加入首賣行列。不過在搶購之前,消費者可要先確認現有的電腦規格,專家就點出安裝 RTX50 系列顯卡的 4 大必備條件,只要缺一項就可能升級卡關。

安裝新顯卡首先要確認「電源功耗」,欣亞數位家用總經理羅子倫分析,RTX50 系列功耗大幅提升,若加上搭配高階 CPU 與其他元件,預估電腦的整機功耗可能需要達到 850W-1000W,會建議安裝至少 80 PLUS 金牌以上、1000W-1200W 的電源供應器,來確保顯卡穩定運行。

此外,本次首先開賣的 RTX 5080 由於是旗艦顯卡,本身會有較高的發熱量,尺寸也偏大,所以要特別留意電腦內部空間,羅子倫預估會需要占用 3~4 槽空間,長度甚至接近 400mm,因此若是要順便組裝新電腦的消費者,就要在挑選機殼的時候多留意支援尺吋。

第三個重點則是要搭配支援的主機板,RTX 5080 採用的是 PCIe 5.0 x16 接口,主機板會至少需要支援 PCIe 4.0/5.0 x16,因此以 Intel 平台來說要買到 Z890 或是 B860 晶片主機板,AMD 則能選擇 X870(E) 與 B850 晶片的主機板。

為了顯示 RTX 5080 的效能表現,螢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羅子倫表示,RTX 5080 顯示卡主要針對 4K、8K 等高解析度設計,最基本會建議搭配 4K 144Hz 的螢幕,或是專業工作者可考慮搭配 8K 螢幕,例如 gigabyte筆電收購gigabyte GS27U、MSI MPG 321URX QD-OLED 這類進階螢幕,都更能發揮 RTX 5080 的圖像運算能力。

倘若目前主要使用 1080P、1440P 螢幕,且已經有 RTX 40 系列顯卡,羅子倫即認為不一定要衝首發,可以持續使用靜觀市場價格穩定後再考慮。目前會比較建議對於對 4K 遊戲、AI 應用或創作需求強烈,且願意承擔額外的硬體成本,來考慮 RTX 50 系列顯卡。

gigabyte筆電收購(圖片來源/tweaktown)

AMD(超微)與 Intel(英特爾)兩家頂級處理器都已經準備釋出,旗艦款跑分、測試陸續出爐。根據《3DMark》資料顯示,AMD 新一代 Ryzen 9 3950X 處理器測試結果完全勝過 Intel 新款的 Cascade Lake-X 旗艦 Core i9-10980XE。

透過兩位《3DMark》用戶提供的跑分資料,AMD Ryzen 9 3950X 在 X570 gigabyte筆電收購gigabyte Aorus Elite 平台上獲得 32082 分,處理器超頻最高超過 3,700MHz(其他核心為 3,500MHz)。而 Intel 的 Core i9-10980XE 則在華碩(ASUS)WS X299 SAGE 平台獲得 25,838 分,處理器啟用 Turbo Boost 最高達到 4,800MHz(基本時脈為 3,000MHz)。

gigabyte筆電收購(圖片來源/tweaktown)

從數據結果來看,Intel 在新一代旗艦處理器戰爭中處於下風,測試結果顯示 AMD 的 Ryzen 9 3950X 雖然採用的是 16 核心 32 線程,低於 Intel Core i9-10980XE 的 18 核心 36 線程,但在架構、製程勝於 Intel 的狀態下,AMD Ryzen 9 3950X 在算力與功耗表現均遠勝 Intel 旗艦,這是自 AMD 推出三代 Ryzen 後與 Intel 九、十代處理器差距最大的一次。

gigabyte筆電收購(圖片來源/tweaktown)

外媒《Tweaktown》指出,AMD Ryzen 9 3950X 目前仍屬測試階段,如果採用更好的超頻記憶體(3600~3800 MHz)做跑分運算,估計可以再提升 8~12% 的成績,雖然對手 i9-10980XE 使用的測試平台也不是最頂級的,但雙方初次測試的成績就已經有顯著的差距,顯示 AMD 近年在處理器架構上做出的努力已經逐漸反映在效能上,反觀 Intel 長年採用 14nm 製程,處理器架構也沒有太大的改變,即使使用更多核心與功耗,表現仍不如對手。

外媒認為 AMD 已經在次世代處理器的戰爭中走在正確的道路,如果性能持續發展,新的 Threadripper 晶片將會成為新一代的旗艦王者。

gigabyte筆電收購 gigabyte筆電收購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